2017年全市农业亮点扫描
无定河畔农民用水稻机插秧(资料照片)。
2017年以来,我市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,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助力全市精准脱贫,新的产业、新的路径、新的举措不断涌现,为全市农业追赶超越贡献了力量。
果业发展势头强劲。通过政府引领,吸引民营企业投资,果业合作社示范带动,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,产业规模不断壮大,2017年新建果品基地10.3万亩,全市水果总面积达到115万亩,全市水果总产量80万吨,建成葡萄酒庄24个,生产葡萄酒700吨,实现产值36亿元。
中药材产业方兴未艾。由于中药材种植具有省工、附加值高、市场前景广等特点,近年来我市中药材种植规模逐年扩大,种植种类也由黄芪为主扩大到黄芪、款冬花、板蓝根、党生、柴胡、远志等多个种类,为此,市政府办专门印发了《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》,目前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4500亩。2017年全市种植面积预计达到25万亩,中药材已经成为我市农业一个新兴特色产业,成为种植户的一个主要增收渠道。
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。榆林2017年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8个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3个,为历年最多;省农业厅在我市抽检3个批次176个农产品样品,合格率为100%,为历年最好,名列全省前列。
“三变”改革典型示范效果明显。涌现出了榆阳区赵家峁、靖边县马季沟、横山区高疙瘩等农村“三变”改革成功样板村,也逐步探索出了党支部+集体经济+贫困户、园区+产业+贫困户、集体经济+经营主体+贫困户、企业+村集体等4种“三变”改革典型模式,特别是榆阳区赵家峁“三变”改革经验受到省委充分肯定,经《人民日报》报道后,引发了省内外参观学习的热潮。
产业扶贫成效显著。全市整合中省市县产业扶贫资金5.77亿元,产业扶贫政策惠及62788户贫困户、171641人。2334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2.112万户5.46万人,相关新型经营主体与151个贫困村签订了农产品购销协议,金额8500多万元。市县组织产业扶贫技术服务团队1800余名技术人员,累计培训产业脱贫户26592户。